長度為L的輕繩固定在水平天花板A點和豎直墻B點,繩上掛一定滑輪(質(zhì)量不計),滑輪下吊一重物C,兩繩之間夾角為θ,當(dāng)繩子緩慢從B點移到動B′點后,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( )
如圖所示,小球用細繩系住,繩的另一端固定于O點.現(xiàn)用水平力F緩慢推動斜面體,小球在斜面上無摩擦地滑動,細繩始終處于直線狀態(tài),當(dāng)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頂端時細繩接近水平,此過程中斜面對小球的支持力FN以及繩對小球的拉力FT的變化情況是( )
如圖所示,用一根長為l的細繩一端固定在O點,另一端懸掛質(zhì)量為m的小球A,為使細繩與豎直方向成30°角且繃緊,小球A處于靜止,對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是( )
如圖所示,傾角為θ的斜面體C置于水平面上,B置于斜面上,通過細繩跨過光滑的定滑輪與A相連接,連接B的一段細繩與斜面平行,A、B、C都處于靜止?fàn)顟B(tài),則( )
如圖所示,質(zhì)量為m的小球用水平輕彈簧系住,并用傾角為30°的光滑木板AB托住,小球恰好處于靜止?fàn)顟B(tài).當(dāng)木板AB突然向下撤離的瞬間,小球的加速度大小為( )
如圖所示,兩段等長細線串接著兩個質(zhì)量相等的小球a、b,懸掛于O點.現(xiàn)在兩個小球上分別加上水平方向的外力,其中作用在b球上的力大小為F、作用在a球上的力大小為2F,則此裝置平衡時的位置可能如下圖中的哪幅圖( )
如圖物體A疊放在物體B上,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.A,B質(zhì)量分別為mA=6kg,mB=2kg,A,B之間的動摩擦因數(shù)μ=0.2,開始時F=10N,此后逐漸增加,在增大到45N的過程中,則(取g=10m/s2) ( )
如圖所示,A、B兩物體的質(zhì)量分別為mA和mB , 且mA>mB , 整個系統(tǒng)處于靜止?fàn)顟B(tài),滑輪的質(zhì)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計.如果繩一端由Q點緩慢地向左移到P點,整個系統(tǒng)重新平衡后,物體A的高度和兩滑輪間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θ如何變化( )
如圖所示,A、B、C、D是四個完全相同的木塊,在圖甲中,水平力F作用于B上,A、B處于靜止?fàn)顟B(tài),圖乙中,豎直彈簧作用于D上,C、D處于靜止?fàn)顟B(tài),則關(guān)于A、B、C、D的受力情況,下列說法正確的是( )
如圖所示,水平傳送帶A、B兩端相距x=4.5m,物體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(shù)μ=0.1,物體滑上傳送帶A端的瞬時速度vA=5m/s,到達B端的瞬時速度設(shè)為vB .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( )
河水的流速與離河岸的關(guān)系如圖甲所示,船在靜水中速度與時間的關(guān)系如圖乙所示.若要使船以最短時間渡河,則( )
如圖所示,物體A放在固定的斜面B上,在A上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恒力F,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( )
如圖所示,小車內(nèi)的地面是光滑的,左下角放一個均勻小球,右壁上掛一個相同的球,兩個球的質(zhì)量均為4kg,懸掛線與右壁成37°角,小車向右加速前進.求:當(dāng)右壁對A球的壓力為零時,左壁對B球的壓力為N.(g取10m/s2)
建筑工人用圖所示的定滑輪裝置運送建筑材料.質(zhì)量為1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,通過定滑輪將20kg的建筑材料以0.5m/s2的加速度拉升,忽略繩子和定滑輪的質(zhì)量及定滑輪的摩擦,則工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 (g取lOm/s2)
如圖所示,傾角為α=30°的傳送帶以恒定速率v=2m/s運動,皮帶始終是繃緊的,皮帶AB長為L=5m,將質(zhì)量為m=1kg的物體輕輕放在A點,經(jīng)t=2.9s到達B點,則物體和皮帶間的動摩擦因數(shù)為.
如圖所示,物體A、B經(jīng)無摩擦的定滑輪用細線連在一起,A物體受水平向右的拉力的作用,此時B以速度v勻速下降,A水平向左運動,當(dāng)細線與水平方向成30°角時,A的速度大小為 A向左運動的過程中,所受到的摩擦力(填變大、變小、不變).
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時,先將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,另一端系上帶有繩套的兩根細繩.實驗時,需要兩次拉伸橡皮條,一次是通過兩細繩用兩個彈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,另一次是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.
①實驗對兩次拉伸橡皮條的要求中,下列說法是正確的是(填字母代號)
A.將橡皮條拉伸相同長度即可
B.將橡皮條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長度
C.將彈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
D.將橡皮條和繩的結(jié)點拉到相同位置
②同學(xué)們在操作過程中有如下議論,其中對減小實驗誤差有益的說法是(填字母代號)
A.兩細繩必須等長
B.彈簧秤、細繩、橡皮條都應(yīng)與木板平行
C.用兩彈簧秤同時拉細繩時兩彈簧秤示數(shù)之差應(yīng)盡可能大
D.拉橡皮條的細繩要長些,標(biāo)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
③甲、乙兩位同學(xué)在“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”的實驗中得到如圖所示的實驗結(jié)果,若F表示用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到的F1、F2的合力,F(xiàn)′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,則可以判斷(填“甲”或“乙”)同學(xué)的實驗結(jié)果是符合事實的.
甲同學(xué)根據(jù)實驗數(shù)據(jù)畫出的小車的加速度a和小車所受拉力F的圖象為如圖所示中的直線Ⅰ,乙同學(xué)畫出的圖象為圖中的直線Ⅱ.直線Ⅰ、Ⅱ在縱軸或橫軸上的截距較大.明顯超出了誤差范圍,下面給出了關(guān)于形成這種情況原因的四種解釋,其中可能正確的是.
(A)實驗前甲同學(xué)沒有平衡摩擦力
(B)甲同學(xué)在平衡摩擦力時,把長木板的末端抬得過高了
(C)實驗前乙同學(xué)沒有平衡摩擦力
(D)乙同學(xué)在平衡摩擦力時,把長木板的末端抬得過高了
在研究小車的加速度a和拉力F的關(guān)系時,由于始終沒有滿足M>>m的關(guān)系,結(jié)果應(yīng)是下圖中的圖.
如圖所示,一質(zhì)量m=0.4kg的小物塊,以v0=2m/s的初速度,在與斜面成某一夾角的拉力F作用下,沿斜面向上做勻加速運動,經(jīng)t=2s的時間物塊由A點運動到B點,A、B之間的距離L=10m.已知斜面傾角θ=30o , 物塊與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(shù)μ= .重力加速度g取10m/s2 .
如圖,水平面上的矩形箱子內(nèi)有一傾角為θ的固定斜面,斜面上放一質(zhì)量為m的光滑球,靜止時,箱子頂部與球接觸但無壓力,箱子由靜止開始向右做勻加速運動,然后改做加速度大小為a的勻減速運動直至靜止,經(jīng)過的總路程為s,運動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v.
如圖所示,質(zhì)量M=8kg的小車放在光滑的水平平面上,在小車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=8N,當(dāng)小車向右運動的速度達到1.5m/s時,在小車前段輕輕地放上一個大小不計、質(zhì)量為m=2kg的小物塊,小物塊與小車間的動摩擦因數(shù)μ=0.2,已知小物塊未掉下來.求:(g取10m/s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