材料一 阿拉伯帝國橫掃北非,750年,阿拉伯人占領東非坦桑尼亞的桑格幾布群島。公元751年向亞洲擴張,阿拉伯帝國軍隊呼羅珊指揮官阿布·穆斯林與中國唐朝軍隊在中亞內陸怛羅斯進行了交戰(zhàn),阿軍出動了約15萬人,唐朝也出動了2萬唐軍和1萬葛邏祿軍隊,雙方展開激戰(zhàn),由于葛邏祿軍隊臨陣倒戈,最終阿軍取得了勝利。
材料二 伊斯蘭建筑別具一格,包括清真寺、伊斯蘭學府、哈里發(fā)宮殿、陵墓以及各種公共設施、居民住宅等,是寶貴的世界建筑藝術之一。穆斯林仿照希臘、羅馬和波斯式建筑形式、創(chuàng)立了風格獨特而優(yōu)美的新樣式,阿拉伯建筑以其宏偉、壯麗著稱于世,它的外觀是巍峨的穹頂和高聳的尖塔,精美樸素的內飾雕塑和花卉鳥獸等。麥加的禁寺,麥地那的先知寺,大馬士革的倭馬亞清真寺,科爾多瓦的大清真寺都被喻為伊斯蘭古典建筑的典范。
材料三 阿拉伯的文化傳統(tǒng)、地理位置、商人的社會地位和商業(yè)的巨大收益,使阿拉伯帝國出現(xiàn)了與當時東西方封建文明不盡相同的工商業(yè)繁榮局面。很多穆斯林商人活躍于亞歐非三大洲,從事以中介貿易為主的商業(yè)活動。阿拉伯商人的活動范圍從東南亞的蘇門答臘、馬來亞到南亞印度,再到西南歐的西班牙、北非的摩洛哥,甚至北歐波羅的海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。
材料一 元朝時,中外交往很頻繁,意大利旅行家馬可·波羅在元世祖時來華,居住了十幾年?!恶R可·波羅行紀》的主要內容是關于馬可·波羅在中國的旅游紀實,兼及途經西亞、中亞和東南亞等一些國家和地區(qū)的情況。全書以紀實的手法,記述了他在中國各地包括西域、南海等地的見聞,記載了元初的政事、戰(zhàn)爭、宮廷秘聞、節(jié)日、游獵等等,尤其詳細記述了元大都的經濟文化民情風俗,以及西安、開封、南京、鎮(zhèn)江、揚州、蘇州、杭州、福州、泉州等各大城市和商埠的繁榮景況。它第一次較全面地向歐洲人介紹了發(fā)達的中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,將地大物博、文教昌明的中國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。
材料二 下圖為新航路開辟簡圖。
材料三 新航路開通后,許多新的商品如美洲的煙草、可可和中國的茶葉等出現(xiàn)在歐洲市場上,香料等傳統(tǒng)商品的交易量更是成倍上升。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、熱那亞等商業(yè)城市衰落了。葡萄牙的里斯本、西班牙的薩維利亞、尼德蘭的安特衛(wèi)普和英國的倫敦等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中心。
材料一17世紀初期,英國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力量壯大之后,原先在為專制統(tǒng)治而服務的貴族所代表的議會逐漸重視自身的自由,不再將君主視為自己的代表和保護人,英國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和斯圖亞特王朝的矛盾愈發(fā)明顯。
材料二孟德斯鳩(1689—1755),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、法學家。他的著述雖然不多,但其影響卻相當廣泛,他的《論法的精神》闡述了三權分立。三權分立學說是古代希臘、羅馬政治理論的發(fā)展,它體現(xiàn)了人民主權原則,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與法律理論發(fā)展的基礎。
材料三英法兩場革命,首先都是資產階級以議會為根據地發(fā)出政治要求——要享有一定的政治權利,提高政治地位。然后由議會的斗爭發(fā)展成暴力革命,通過暴力革命的方式最終取得勝利,將政權從封建專制統(tǒng)治者手中轉移到資產階級手中。
大英博物館現(xiàn)有藏品800多萬件,是世界上規(guī)模最大的博物館之一,但藏品大多與英國殖民擴張密不可分。
從1607年英國在弗吉尼亞建立第一塊真正意義上的殖民地詹姆斯敦開始,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(zhàn)爆發(fā),英國殖民地面積一度達到了3350萬平方公里,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。
與英國殖民擴張同步的是,各國的歷史文化典藏以及奇珍異寶也流入英因,并匯集到大英博物館中。大英博物館根據藏品劃分為10個分館,分別是古近東(巴爾干半島地區(qū))館、硬幣和紀念幣館、埃及館、民族館、希臘和羅馬館、日本館、東方館、史前及歐洲館、版面和素描館、西亞館,共計94個展廳。埃及館是其中最大的陳列館,館內藏有10萬多件古埃及文物。
回讀以上材料,提煉一個觀點,標明一個論題,并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加以論述。要求:標明論題,史論結合,順理成章,字數(shù)150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