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某個實驗小組觀察到水在沸騰前和沸騰時,水中氣泡上升過程中的兩種情況,如圖乙中① 、② 所示,則圖(① 或② )是沸騰時的情況;
(2)由表格中的數(shù)據(jù)可知當時的大氣壓標準大氣壓;
時間/min | 0 | 1 | 2 | 3 | 4. | 5 | 6 | 7 | 8 |
水溫/℃ | 90 | 92 | 94 | 96 | 98 | 98 | 98 | 98 | 98 |
(3)如圖丙,甲容器內(nèi)裝有水,乙試管內(nèi)也裝有水,并通過甲容器密封蓋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,且乙試管與密封蓋緊密接觸;現(xiàn)用酒精燈給甲容器加熱,則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后,甲容器內(nèi)的水沸騰時,乙試管內(nèi)的水(會/不會)沸騰;
(4)如圖戊所示,給一定量的水加熱,其溫度與時間的關(guān)系如圖中a圖線所示(實線部分),若其他條件不變,僅將水的量減少,則溫度與時間的關(guān)系圖線正確的是。
(1)如圖甲所示是“探究光的反射規(guī)律”的裝置:將一張可以沿ON折轉(zhuǎn)的白色硬紙板ABCD 放置在平面鏡上,讓一束光緊貼硬紙板折射向鏡面上的O點,可在ABCD平面內(nèi)看到反射光線,實驗中使用可折轉(zhuǎn)的硬紙板,除了能呈現(xiàn)光路外,另一個目的是探究;將右半邊硬紙板繞ON向后轉(zhuǎn)動,反射光在(選“不”或“仍”)白色硬紙板上;
(2)如圖乙是“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”的裝置;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,直尺與玻璃板垂直;兩支相同的蠟燭A、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(cè)的直尺上。點燃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,再將(填“點燃”或“未點燃”)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,直到蠟燭B與蠟燭A的像。實驗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,目的是。
(1)調(diào)整器材,使燭焰、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,目的是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;
(2)如圖甲所示,是小明確定焦距時所做的實驗,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cm,當燭焰距凸透鏡25.0cm時,能成倒立、的實像,生活中的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制成的;
(3)實驗一段時間后,隨著蠟燭燃燒變短,燭焰在光屏上的像會向(選填“上”或“下”)移動;
(4)移動圖乙光屏直至清晰后,若蠟燭與光屏位置對換,則光屏上可以得到一個倒立、的實像;
(5)當蠟燭放在30cm刻度處,能成倒立、的實像。
車次 | 到、發(fā)站時間 | 北京 | 濟南 | 南京 | 蘇州 |
D315 | 到站時間 | 10∶54 | 14∶38 | 16∶22 | |
發(fā)車時間 | 08∶22 | 10∶56 | 15∶14 |
(1)此次列車從濟南到南京需要多少小時;
(2)列車由北京到蘇州的平均速度;
(3)若列車以30m/s的速度通過某一大橋,用時72s,已知列車全長360m,求該大橋的長。
(1)鳴笛聲從發(fā)出到反射傳回駕駛員耳中,通過的路程為多少?
(2)汽車從鳴笛到聽到回聲這段時間內(nèi)通過的路程。
(3)汽車的行駛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