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保持平面鏡不動,將入射光線向(左/右)平行移動。
(2)保持激光筆不動,將平面鏡向(左/上/下)平行移動,或者(順逆)時針轉過一個小角度。
(1)如圖甲所示,用豎直懸掛的乒乓球接觸發(fā)聲的音叉時,乒乓球被彈起,這個現象說明;如果加大力度敲擊音叉,發(fā)現乒乓球被彈得越遠,聽到的聲音的響度也越大,這個現象說明;
(2)如圖乙所示,敲擊右邊的音叉,左邊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彈起,這個現象說明,若把甲、乙兩個實驗移到月球上去做,不能看到泡沫塑料球被彈起的圖是(選填“甲”或“乙”)。
(3)如圖丙所示,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上,先讓一端伸出桌邊短一些,撥動鋼尺,聽它振動發(fā)出的聲音,然后一端伸出桌邊長一些,再撥動鋼尺,聽它振動發(fā)出的聲音,使鋼尺兩次振動幅度大致相同,比較兩種情況下,第次鋼尺振動得快,它的音調(選填“高”或“低”),這說明音調與有關。
(1)實驗時,首先調節(jié)光源、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,使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,其目的是;
(2)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線上,小明將光源移至40cm時,在光屏上出現(選填“倒立”或“正立”)、(選填“放大”或“縮小”)的實像;如果小明將光源“F”與光屏位置對調,屏上(選填“會”或“不會”)出現清晰完整的像;如果在光源“F”與透鏡間加一眼鏡,屏上的像變模糊,向左移動光屏,像再次變清晰,則該眼鏡為(選填“凸”或“凹”)透鏡;
(3)同學們對小明使用的實驗裝置進行如下評價,其中錯誤的是
A.與燭焰相比,實驗使用的光源不會晃動,光屏上所成的像比較穩(wěn)定
B.光源鑲嵌在白色方格板上,用同樣的白色方格板做光屏,便于比較像與物的大小
C.零刻度線刻在光具座標尺的中央,可直接測出物距和像距
D.若凸透鏡的焦距未知,則利用此實驗裝置不能測量凸透鏡的焦距
(4)光源“F”放在15cm處,其大小如圖所示,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線上。如果用遮光罩將凸透鏡的上半部分罩住,則光屏上所成的像是
A. B. C. D.
(1)細銅絲的直徑是多少cm?(保留兩位有效數字)
(2)小雨同學改變細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的圈數后,再測量線圈的長度,記錄數據分別為:L1=7.81cm、L2=7.8cm、L3=7.82cm、L4=7.28cm、L5=7.82cm、L6=7.821cm、L7=7.82cm。線圈的長度是多少?
(1)求核潛艇到暗礁的距離;
(2)這種測量方法能否用來測量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?為什么?
①用刻度尺測量一下:你的手一柞(張開的大拇指和中指間的距離)的長度是 cm;食指的寬度是 cm;
②用手表測量一下:正常情況下1min脈搏跳動的次數是 次;平靜時1min呼吸的次數是 次。
(2)估測長度:在身體上找出1m相當于 的長度;1dm相當于 的長度;1cm相當于 的長度。
光污染——來自靚麗的玻璃幕墻
小紅在自己的日記本上寫著以下這段內容:最近我十分苦惱,因為我家的房子正對著一座新大廈的玻璃幕墻。有時站在窗前,看到對面玻璃墻就好像平面鏡一樣。將同樓居民家的一舉一動看得清清楚楚。玻璃墻的反光也使我苦不堪言,只要是晴天,我的房間就被強烈的光線照得通亮,無法正常休息。尤其是那種凹形建筑物,其玻璃幕墻在客觀上形成一種巨型聚光鏡,一個幾十甚至幾百平方米的凹透鏡,其聚光功能是相當可觀的,能使局部溫度升高,造成火災隱患。
(1)光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墻上時,會發(fā)生(選填“鏡面”“漫”)反射,物體經過玻璃幕墻反射所成的像是(選填“實”或“虛”)像。
(2)文中有一處出現科學性錯誤,請把錯誤的句子寫在下面的橫線上:。
(3)從上文找出一個玻璃幕墻給居民帶來的不便或危害的實例。
(4)凹形玻璃幕墻會導致對面的建筑物局部溫度升高,對光線的作用與(選填“太陽灶”或“汽車后視鏡”)原理相同;放大鏡也能聚光,兩者的原理是(選填“相同”或“不同”)的,放大鏡是利用光的(選填“反射”“折射”或“色散”)原理。
(5)如何預防光污染,請你提出一條合理的建議。
①調整音叉和麥克風之間的距離,讓音叉發(fā)出的聲音只通過空氣傳播,用麥克風將聲音信號輸入示波器,觀察并記錄此時的波形如圖中的甲所示;
②分別將充有二氧化碳氣體、空氣和氫氣的氣球,依次放在音叉和麥克風之間,保持音叉和氣球之間的距離不變,讓音叉發(fā)出聲音,記錄示波器顯示的波形如圖中的乙、丙、丁所示;
分析以上實驗過程和現象可知;
(1)實驗過程中,敲擊音叉,使其發(fā)聲,且應控制音叉發(fā)出聲音的響度(選填“相同”或“不同”);
(2)比較乙與甲后發(fā)現聲波在通過充有二氧化碳氣體的氣球后,麥克風接收到的聲音響度(選填“變大”、“變小”或“不變”),說明此時充有二氧化碳氣體的氣球對聲波具有會聚作用,比較丁與甲后,發(fā)現充有氫氣的氣球對聲波具有作用,由此猜測,聲音與光可能之間存在某種對應關系;
(3)實驗后,同學們查閱資料了解到,生物體組織在激光照射下,會因升溫膨脹而產生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,人的耳朵(選填“能夠”或“不能”)聽到這種聲音,生物醫(yī)學上通過特殊介質和裝置使這種聲波集中并成像,克服純光學成像的不足,更加有效地進行病情診斷、跟蹤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