情形 | 說法 | 更早采用的說法 | 《鄧世昌殉國情形考辨》采用的說法 | 人教版歷史教材采用的說法 |
致遠艦撞向敵艦問題 | 撞向吉野艦 | √ | √ | |
欲撞向日艦,但不一定是吉野艦 | √ | |||
致遠艦被擊沉問題 | 被魚雷擊中 | √ | ||
被炮彈擊中 | √ | √ |
序號 | 內容 |
① | 為推翻清朝的腐朽統(tǒng)治 |
② | 孫中山聯合興中會、華興會、光復會等革命團體的成員,成立了中國同盟會 |
③ | 在民報的發(fā)刊詞中,孫中山將同盟會的政治綱領闡發(fā)為三民主義 |
④ |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|
( )造成的一些后果
農戶 | 1914-1918年 | 減少1500多萬戶 |
耕地 | 1914-1918年 | 減少2600多萬畝 |
荒地 | 1914-1918年 | 增加4900多萬畝 |
陸軍 | 1914-1919年 | 增加92萬多人 |
軍費 | 1916-1918年 | 增加5000多萬元 |
地點 | 人物 | 主要活動 |
北京 | 李大釗 | 散發(fā)《勞動宣言》,講解五一勞動節(jié)的歷史和意義 |
長辛店 | 鄧中夏 | 出席1000多工人參加的紀念大會并在大會上演說 |
上海 | 陳獨秀 | 參加了“世界勞動節(jié)紀念大會”籌備會,并演講了勞工問題 |
作品塑造形象
《阿Q正傳》 | 在封建勢力壓榨下的落后的農民形象 |
《子夜》 | 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形象 |
《駱駝祥子》 | 城市貧民(北平車夫)形象 |
《華威先生》 | 國民黨官僚的腐敗形象 |
《小二黑結婚》 | 解放區(qū)新型農民的形象 |
材料一:《天朝田畝制度》規(guī)定不分男女,按人口和年齡平均分配土地,建立“有田同耕,有飯同食,有衣同穿,有錢同使,無處不均勻,無人不保暖”的理想社會。
材料二:民生主義就是“平均地權”,即核定全國地價,國家根據核定地價征收地租稅,同時逐步向地主收買土地,實現土地國有,解決貧富不均等問題。
材料三: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的土地政策(部分)
時間(年) | 革命時期 | 土地政策 |
1927-1937 | A:土地革命時期 | ①廢除封建土地制度,建立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; ②地主減租減息,農民交租交息; ③打土豪、分田地 |
1937-1945 | B:全民族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 | |
1945-1949 | C:解放戰(zhàn)爭時期 |
——以上三則材料均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《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》
材料:中國近代史大事記(部分)
序號 | 時間 | 事件 |
① | 19世紀40年代 | 魏源著《海國圖志》提出“師夷長技以制夷”的思想 |
② | 19世紀60﹣90年代 | 洋務派掀起“師夷長技以自強”的洋務運動 |
③ | 19世紀90年代 | 嚴復翻譯《天演論》,宣傳“物競天擇”“適者生存”的思想 |
④ | 19世紀90年代末 | 維新變法 |
⑤ | 1905年 | 孫中山闡發(fā)“三民主義” |
⑥ | 1911-1912 | 辛亥革命、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|
⑦ | 1915年 | 《青年雜志》創(chuàng)刊 |
⑧ | 1919年 | 五四運動、李大釗發(fā)表《我的馬克思主義觀》 |
⑨ | 1921年 | 中共“一大”召開 |
⑩ | 1928﹣1930年 | “工農武裝割據”思想形成 |
? | 1931年冬 | 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 |
? | 1945年 | 中共“七大”,將毛澤東思想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|
? | 1949年 | 新中國成立 |
請回答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