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?
液態(tài)氧沸點 |
﹣183℃ |
液態(tài)氮沸點 |
﹣196℃ |
液態(tài)氫沸點 |
﹣253℃ |
材料一: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飛翔,用棉花封住其耳朵,雖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間里,仍像喝醉酒一樣,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礙物,后來,物理學家證實了蝙蝠能發(fā)出 ① 波,靠這種波的回聲來確定目標和距離,
材料二:如果把八只同樣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細棒依次敲打杯子,可以發(fā)現(xiàn)聲音的 ② 和盛水量有關.如果調節(jié)適當,可演奏簡單的樂譜,由此我們不難知道古代“編鐘”的道理.
材料三:許多年前,“馬克·波羅”號帆船在“火地島”失蹤,經過多年的研究,揭開了“死亡之謎”,他們都是死于亞聲,這是一種人耳聽不到的聲音,頻率低于20Hz,而人的內臟的固有頻率和亞聲波極為相似,當二者相同時,會形成內臟的共振,嚴重時,把內臟振壞而喪生.問題:
眼睛和眼鏡,人類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機。眼睛與照相機的不同之處是:人的眼睛是通過調節(jié)晶狀體的厚薄程度,從而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來獲得清晰的實像,普通照相機是在物距確定的情況下通過改變像距使像變得清晰。依靠眼睛調節(jié)所能看清的最遠和最近的兩個極限點分別叫做遠點和近點。正常眼睛的遠點在無限遠,近點大約在10cm處。正常眼睛觀察近處物體最清晰而又不疲勞的距離大約是25cm,這個距離叫做明視距離。
當眼睛出現(xiàn)某些缺陷時,人們需要佩戴眼鏡來矯正,常見眼鏡的實質就是凸透鏡或凹透鏡。透鏡的焦距f的長短標志著折光本領的大小,焦距越短,折光本領越大。通常把透鏡焦距的倒數(shù)叫做透鏡焦度,用?表示,即。如果某透鏡的焦距是0.5m,它的焦度就是。平時說的眼鏡片的度數(shù),就是鏡片的透鏡焦度乘100的值。凸透鏡的度數(shù)是正數(shù),凹透鏡的度數(shù)是負數(shù)。例如,-200度的鏡片表示這是凹透鏡,透鏡焦度是2m-1 , 它的焦距是0.5m。
奔跑的水滴
水滴入溫度比沸點略高的熱鍋中,很快就汽化了。當把鍋加熱到溫度很高時,水滴入鍋中后會不停滾動,到處亂跑,這個過程能持續(xù)幾十秒甚至幾分鐘,這種現(xiàn)象就是萊頓弗羅斯特現(xiàn)象,也叫萊頓弗羅斯特效應(萊氏效應)。
1732年荷蘭物理學家赫爾曼首先發(fā)現(xiàn)了萊頓弗羅斯特現(xiàn)象,因德國科學家萊頓弗羅斯特的深入研究而得名。1756年,萊頓弗羅斯特深入研究后發(fā)現(xiàn):當水或其它液體接觸炙熱物體表面時,接觸處的液體急劇汽化,形成一層蒸汽膜,蒸汽托住液滴,使液滴與物體表面分離,蒸汽的溢出會導致液滴的滾動。當物體溫度達到萊頓弗羅斯特點時,液體便會產生萊頓弗羅斯特現(xiàn)象,粗略測量水在平底鍋中的萊頓弗羅斯特點約為193℃,萊頓弗羅斯特現(xiàn)象也適用于固體。
萊氏效應主要應用于航天科學。生活中,廚師熱鍋時,會向鍋里滴幾滴水來判斷鍋是否夠熱。在傳統(tǒng)的過火堆儀式中,表演者先沾濕雙腳,光腳快速走過火堆,而不易被燙傷。2014年,旨在關注漸凍人癥(ALS)的“冰桶挑戰(zhàn)”活動風靡全球,但俄羅斯科學家安東科諾瓦洛夫似乎覺得還不夠勁,他把一桶零下196℃的液氮倒在頭上,人卻安然無恙。(以上危險活動,非專業(yè)人士切不可嘗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