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國古代《易經(jīng)》一書中記載,遠古時期,人們通過在繩子上打結來記錄數(shù)量,即“結繩計數(shù)”.如圖,一位母親在從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繩子上打結,滿七進一,用來記錄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數(shù),由圖可知,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數(shù)是( )
然后在①式的兩邊都乘以3,得:3S=3+32+33+34+35+36+37+38+39②,
②﹣①得,3S﹣S=39﹣1,即2S=39﹣1,
所以S= .
得出答案后,愛動腦筋的張紅想:如果把“3”換成字母m(m≠0且m≠1),能否求出1+m+m2+m3+m4+…+m2016的值?如能求出,其正確答案是.
x | … | ﹣3 | - | ﹣2 | ﹣1 | 0 | 1 | 2 |
| 3 | … |
y | … | 3 |
| m | ﹣1 | 0 | ﹣1 | 0 |
| 3 | … |
其中m=.
①函數(shù)圖象與x軸有個交點,所對應的方程x2﹣2|x|=0有個實數(shù)根;
②方程x2﹣2|x|=2有個實數(shù)根.
發(fā)言次數(shù)n | |
A | 0≤n<3 |
B | 3≤n<6 |
C | 6≤n<9 |
D | 9≤n<12 |
E | 12≤n<15 |
F | 15≤n<18 |
小騰遇到這樣一個問題:如圖1,在△ABC中,點D在線段BC上,∠BAD=75°,∠CAD=30°,AD=2,BD=2DC,求AC的長.
小騰發(fā)現(xiàn),過點C作CE∥AB,交AD的延長線于點E,通過構造△ACE,經(jīng)過推理和計算能夠使問題得到解決(如圖 2).
請回答:求∠ACE的度數(shù),AC的長.
參考小騰思考問題的方法,解決問題:
如圖 3,在四邊形 ABCD中,∠BAC=90°,∠CAD=30°,∠ADC=75°,AC與BD交于點E,AE=2,BE=2ED,求BC的長.
若客車、出租車距B城的距離分別為y1、y2 , 寫出y1、y2關于t的函數(shù)關系式,并計算當y1=200千米時y2的值.
設點C是A城與B城的中點,
(Ⅰ)哪個車會先到達C?該車到達C后再經(jīng)過多少小時,另一個車會到達C?
(Ⅱ)若兩車扣相距100千米時,求時間t.
已知客車和出租車正好在A,B之間的服務站D處相遇,此時出租車乘客小王突然接到開會通知,需要立即返回,此時小王有兩種選擇返回B城的方案:
方案一:繼續(xù)乘坐出租車,到達A城后立刻返回B城(設出租車調頭時間忽略不計);
方案二:乘坐客車返回城.
試通過計算,分析小王選擇哪種方式能更快到達B城?
如圖,拋物線y=ax2+bx過A(4,0),B(1,3)兩點,點C,B關于拋物線的對稱軸對稱,過點B作直線BH⊥x軸,交x軸于點H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