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同一條平直公路上行駛的a車和b車,其速度﹣時間圖象分別為圖中直線a和曲線b,由圖可知( )
如圖所示,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質(zhì)量分別為m、2m和3m的三個木塊,其中質(zhì)量為2m和3m的木塊間用一根不可伸長的輕繩相連,輕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F0;質(zhì)量為m和2m的木塊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為 F0 . 現(xiàn)用水平拉力F拉質(zhì)量為3m的木塊,使三個木塊一起加速運動,下列說法正確的是( )
四個電荷量大小相同的點電荷位于正方形四個角上,電性與各點電荷附近的電場線分布如圖所示.a(chǎn)b、cd分別是正方形兩組對邊的中垂線,O為中垂線的交點,P,Q分別為ab、cd上的兩點,OP>OQ,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( )
豎直平面內(nèi)有一個四分之一圓弧AB,OA為水平半徑,現(xiàn)從圓心O處以不同的初速度水平拋出許多個相同質(zhì)量的小球,小球可以看作質(zhì)點,不計空氣阻力,當小球落到圓弧上時( )
豎直平面內(nèi)有一半徑為R的光滑半圓形軌道,圓心為O,一小球以某一水平速度v0從最高點A出發(fā)沿圓軌道運動,至B點時脫離軌道,最終落在水平面上的C點,OA和OB間的夾角為θ,不計空氣阻力.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( )
如圖所示,豎直平面內(nèi)有一個圓,BD是其豎直直徑,AC是其另一條直徑,該圓處于勻強電場中,場強方向平行于圓周所在平面.帶等量負電荷的相同小球從圓心O以相同的初動能沿不同方向射出,小球會經(jīng)過圓周上不同的點,其中通過圓周上A點的小球動能最小,忽略空氣阻力,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( )
如圖所示,直桿AB與水平面成α角固定,在桿上套一質(zhì)量為m的小滑塊,桿上各處與滑塊之間的動摩擦因數(shù)保持不變,桿底端B點處有一彈性擋板,桿與板面垂直,滑塊與擋板碰撞后原速率返回.現(xiàn)將滑塊拉到A點由靜止釋放,滑塊與擋板第一次碰撞后恰好能上升到AB的中點,設(shè)重力加速度為g,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( )
現(xiàn)有一電池,電動勢E約為9V,內(nèi)阻r在35~55Ω范圍內(nèi),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50mA.為測定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(nèi)阻,某同學(xué)利用如圖(a)所示的電路進行實驗.圖中R為電阻箱,阻值范圍為0~9999Ω;R0為保護電阻.
某實驗小組利用如題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功和動能變化的關(guān)系,他們將寬度為d的擋光片固定在小車上,用不可伸長的細線將其通過一個定滑輪與砝碼盤相連,在水平桌面上的A、B兩點各安裝一個光電門,記錄小車通過A、B時的遮光時間,小車中可以放置砝碼.
①將木板略微傾斜以平衡摩擦力,使得細線拉力做的功等于合力對小車做的功.
②將小車停在C點,在砝碼盤中放上砝碼,小車在細線拉動下運動,記錄此時小車、小車中砝碼和擋光片的質(zhì)量之和為M,砝碼盤和盤中砝碼的總質(zhì)量為m,小車通過A、B時的遮光時間分別為t1、t2 , 則小車通過A、B過程中動能的變化量△E=(用字母M、t1、t2、d表示).
③在小車中增減砝碼或在砝碼盤中增減砝碼,重復(fù)②的操作.
④用游標卡尺測量擋光片的寬度d
次數(shù) | M/kg | |v22﹣v12|/(m/s)2 | △E/J | F/N | W/J |
1 | 1.000 | 0.380 | 0.190 | 0.400 | 0.200 |
2 | 1.000 | 0.826 | 0.413 | 0.840 | 0.420 |
3 | 1.000 | 0.996 | △E3 | 1.010 | W3 |
4 | 2.000 | 1.20 | 1.20 | 2.420 | 1.21 |
5 | 2.000 | 1.42 | 1.42 | 2.860 | 1.43 |
如圖所示,在豎直平面內(nèi),光滑曲面AB與水平面BC平滑連接于B點,BC右端連接內(nèi)壁光滑、半徑r=0.2m的四分之一細圓管CD,圓管內(nèi)徑略大于小球直徑,管口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勁度系數(shù)為k=100N/m的輕彈簧,彈簧一端固定,另一端恰好與管口D端平齊,一個可視為質(zhì)點的小球放在曲面AB上,小球質(zhì)量m=1kg.現(xiàn)從距BC的高度為h=0.6m處由靜止釋放小球,它與BC間的動摩擦因數(shù)μ=0.5,小球進入管口C端時,它對上管壁有FN=10N的相互作用力,通過CD后,在壓縮彈簧過程中滑塊速度最大時彈簧彈性勢能Ep=0.5J.取重力加速度g=10m/s2 . 求:
如圖,絕緣平板S放在水平地面上,S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(shù)μ=0.4.兩足夠大的平行金屬板P、Q通過絕緣撐架相連,Q板固定在平板S上,P、Q間存在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,整個裝置總質(zhì)量M=0.48kg,P、Q間距為d=1m,P板的中央有一小孔.給裝置某一初速度,裝置向右運動.現(xiàn)有一質(zhì)量m=0.04kg、電量q=+1×10﹣4C的小球,從離P板高h=1.25m處靜止下落,恰好能進入孔內(nèi).小球進入電場時,裝置的速度為v1=5m/s.小球進入電場后,恰能運動到Q板且不與Q板接觸.忽略平行金屬板外部的電場對小球運動的影響,不計空氣阻力,g取10m/s2 .
如圖所示,在固定的氣缸A和B中分別用活塞封閉了一定質(zhì)量的理想氣體,活塞面積之比SA:SB=1:3,兩活塞以穿過B底部的剛性細桿相連,可沿水平方向無摩擦滑動,兩個氣缸都不漏氣.初始時活塞處于平衡狀態(tài),A、B中氣體的體積均為V0 , A、B中氣體溫度均為T0=300K,A中氣體壓強pA=1.6p0 , p0是氣缸外的大氣壓強.
一列簡諧橫波沿x軸正方向傳播,t=0時波形圖如圖中實線所示,此時波剛好傳到c點,t=0.6s時波恰好傳到e點,波形如圖中虛線所示,a、b、c、d、e是介質(zhì)中的質(zhì)點,下列說法正確的是( )
如圖所示為一巨大的玻璃容器,容器底部有一定的厚度,容器中裝一定量的水,在容器底部有一單色點光源,已知水對該單色光的折射率為 ,玻璃對該單色光的折射率為1.5,容器底部玻璃的厚度為d,水的深度為2d.求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