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積極參加體育鍛煉,提高身體素質,做到強健體魄
②以同樣的敬畏之心尊重他人的生命,熱心幫助他人
③碰到不法侵害,要毫不猶豫地同歹徒進行武力斗爭
④如果生病,盡量不要打針吃藥,因為“是藥三分毒”
①敬畏生命,堅持生命至上
②對自我生命輕視,對他人生命重視
③珍視生命,與他人的生命休戚與共
④尊重生命,利用生命謀聲譽
2018年9月8日,呂保民在石家莊市幸福北街菜市場發(fā)現(xiàn)一男子持刀搶劫,上前制止,被歹徒連刺五刀,身受重傷。最后在村民們的幫助下,歹徒被制服。呂保民見義勇為的事跡,引發(fā)眾多媒體和網(wǎng)友的廣泛關注。
《感動中國》中的頒獎詞:身在市井,未曾放下心中豪情。曾經軍旅,豈容兇殘鬧事橫行。于人群中挺立,喝斷暴徒的路,聚攏起民間的正氣,俠隱于市,見義而勇。勇不在于強悍,而在于無所畏懼!
結合材料,請你思考:呂保民挺身而出體現(xiàn)了對生命的什么態(tài)度?請簡要分析我們擁有這種態(tài)度的必要性。
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,即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,計劃于2022年2月4日開幕,2月20日閉幕,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不確定性,北京冬奧組委與國際奧委會本著對運動員、對奧林匹克大家庭等所有利益相關方生命健康高度負責的態(tài)度,始終堅守安全底線,把疫情防控放在首位,以實現(xiàn)安全如期辦賽的目標。北京冬奧會是中國發(fā)展成果的集中展現(xiàn),彰顯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價值,同時也將展現(xiàn)人類向更美好的未來進發(fā)的期望和理想。
2022年北京冬奧會,中國答卷備受世界矚目。辦好冬奧絕非易事:比賽場地用雪需求大,保障雪質和造雪量尤為關鍵;在嚴寒地區(qū)開展工作和訓練,保暖是個大問題;運動員進行滑雪訓練時,從雪場山腳重登山頂費時費力……種種難題如何破解?
人生難免有挫折。遭遇同樣的挫折,態(tài)度積極的人,會坦然面對挫折,不回避前進途中的障礙,想方設法解決和戰(zhàn)勝它。態(tài)度消極的人,遇到挫折往往是退縮、回避、幻想或妥協(xié),最終被挫折所壓倒。
2022年3月4日至3月13日將舉行北京冬殘奧會。奧運會上,更多的是競技;而在殘奧會上,人們體會更多的是關于生命的思考。在殘奧會上,沒有明星大腕,只有與命運抗爭的勇士;沒有期待中的天才,卻上演著數(shù)不清的感人故事,你也許看不到挑戰(zhàn)人體極限的“巔峰對決”,但你卻能從中收獲一份回味悠久的感動與敬畏。